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校概况 >> 校友通讯 >> 正文内容

那些过去和现在

作者:无锡四中高一(3)班(1968届)龚云龙 来源:无锡市北高中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10日 点击数: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不是...”,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非常著名的一段语录。那时侯,无人敢用公款大吃大喝,连小吃小喝也不敢!公款吃喝,在中国大地绝迹了。 

    可是,民以食为天,人活着总得吃饭,美食的诱惑难以抵挡。1968年11月,我所在的无锡四中高一(3)班,有一次难忘的同学聚餐。

  这个创意是我提出的。那一年,报纸上对小说《上海的早晨》进行批判,指责小说描写的上海滩一些资本家,在五十年代工商业改造中,每周二搞“星二聚餐会”,是“反革命的聚餐”。我想反革命能聚餐,革命者为什么不能聚餐?当时,大部分同学闲散着,无事可干,而上山下乡到农村去的音讯,已经传来,我们毕业离学校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当我提出聚餐倡议,很多同学响应。大家口袋里都没几个钱,但一人一元还是拿得出的。很快,十个同学凑了十元钱 ,虽然那时我们谁也没听说“AA制”这个说法。                   

    11月初一个傍晚,我和同学杨剑雄、陈树深“打前站”,来到无锡市蠡园公社五里湖畔我的老家。我家人已不住这里,仅请一位亲戚照看老屋。记得那晚时近月半,一轮圆月升起,我和两位同学漫步五里湖边。月光皎洁,洒满大地;桑树、田埂、鱼塘,历历在目;湖水泛着银光,舟楫全无;对岸农舍隐约可见,一片静谧;此情此景,如今已成绝版。

    第二天清早,我仨人急急起床,步行三、四里,到夏家边街上,采购食品,。大米买三斤,每斤0.139元,这是无锡居民多年的口粮价,当时国家严令控制米价,一厘钱也不准上涨。肋条肉买三斤,每斤6—7角。猪肝一斤,每斤5角几分,炒大蒜。一只活鸡三斤,每斤约7角。活鱼、活虾每斤5一7角,带鱼每斤2角9分。买几只皮蛋,每只一角,一斤花生米5角几分,做冷盘。蔬菜,最普通的青菜,每斤1一2分钱,贵一点的茭白、芹菜、菠菜,约一角几分一斤。我们还零拷三斤红葡萄酒,每斤5角左右。最后,还需买油、盐、醋、酱油、生姜、香葱等。我们三人把剩下几角几分都花完了,对聚餐的集资有一个清白的交代。当年,每一分钱都有用,一分钱可以买一小把香葱。怪不得有首儿歌唱道:“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

我早已拟定菜单,有冷盘、热炒、汤类,共十五、六道菜。杀鸡杀鱼做冷盘,由我负责,我还做了一个拿手菜糖醋排骨。其他大菜,交杨剑雄、陈树深二位完成。中学里多次下乡劳动集体生活中,杨、陈二位同学已显露烹饪才华,这次他俩又有了用武之地。上午11点多钟,姚竹春、虞威望、王凯黎、张复生等七位同学陆续到齐,十元钱的宴席开始了。

我们品尝美味佳肴,我们频频举杯祝酒,我们依然豪情万丈,指点江山......。十八、九岁的小伙子们,沉浸在同窗岁月的最后一次聚会中,有人微微喝醉了......。 

为什么这次聚餐没有女生参加?班里女生都是好女孩,但那时中学的风气特别纯洁、正派。我们听党的话,听老师的话,听父母的话,要好好学习,将来建设国家,不早恋,男女生之间交往很少。虽然已是“情窦初开”的年龄,男女生之间有没有“暗恋”的?我不知道。但公开谈恋爱,在班里和全校一个也没有 。更不要说上床、未婚先孕之类,那将是天大的丑闻了。

[关闭窗口] [添加收藏]
更多
该信息所属栏目不允许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