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校概况 >> 校友通讯 >> 正文内容

师谊深深情难忘——记我的高中班主任王老师、浦老师

作者:蒋虹全 来源:无锡市北高中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10日 点击数:

去年是我进原无锡市第四中学高中部念书五十周年纪念。光阴似箭,半个世纪了,母校的印象仍深深烙在我的记忆中。最难忘我那时的班主任王承达老师和浦德坚老师。

说起王承达老师,其实她在我就读母校初中部时,就是我初二、初三年级的班主任。当年王老师是刚从省内一所著名高校毕业分配而来的。个头不高却十分结实,经常穿一双白色的运动员胶鞋、有条纹标志的运动裤,走起路来健步如飞,很是精神。知道她有省女子“优秀自行车运动员”的桂冠。王老师的性格如她的体魄,干脆刚强,班主任工作特认真负责。她是教数学的,代数、几何、三角,从平面的教到立体的、解析的,她都滚瓜烂熟,十分胜任。可见她的业务水平是很高的。

说起王老师对我的帮助,莫过于那次中考填报志愿的关键时刻。当时我考虑到家中经济状况,为减轻父母负担,主动填报了本省一所财务中专。那天毕业班集体在附近的解放电影院观看电影。电影开场前,王老师突然来到我的座位旁,心平静气地与我谈起了填报学校的事。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说我改填本校高中,继续发展对文学的爱好;从实际出发,塑造自己,适应社会需要,同样可报效父母、报效社会。她的一番教诲,令我热泪盈眶,一下懂得了许多。从此开始了人生新的拼搏。现在想来,我这辈子居然能与文字打交道,能吃“笔墨饭”,还真的要感谢王老师的循循开导和真诚指点。她的“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的教诲,在她继续高一、高二担任班主任期间成了我的座右铭和学习工作准则。

高一、高二年级我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工作,我与王老师接触多了。她经常主动关心我们团支部工作,参与出点子,组织搞文艺活动,教育我们团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好、身体好、工作好,团结全班同学一起进步。我们也喜欢与她一起商量工作,主动请示汇报问题,取得她的支持。我们班级不少同学爱好文学,喜欢文娱活动。王老师指导我们组织笔杆子,以班内同学家史为原型,自己创作场景造型朗诵《苦难的家史》。她还帮助我们物色“演员”,帮着化妆、导演,使该剧在学校汇演中大获成功,捧回来“一等奖”奖状。在王老师的带领帮助下,我们班级各项工作在学校名列前茅,班级团工作年年受到校团委表彰。我的文化学习和社会工作“两不误”,组织能力、工作活动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那年,作为高二年级的优秀团支部书记,第一个受到了团市委的通报表扬。王老师成了我心目中最可敬重的良师益友。

在我们高三毕业班时,德高望重的浦德坚老师,接任我们的班主任。浦老师兼教数学,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很随和,与同学们谈得来,毫无“博学”的架子。他教育经验丰富,常能把课文中的难点,讲得言简意明。记得他有句口头禅是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开始令人大惑不解,后来他多次运用,才悟出是要我们“不耻下问敢于提问,不懂不要装懂”。他授课生动,充满生机,常常远离讲坛,行走于我们课桌之间的过道,与大家教学互动。他的言传身教,他的乐观处世,他追求的“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的境界令我折服。以至在四十年后,我们班级集体为他庆贺九十大寿时,他依然那样精神矍铄、乐观豁达、谈笑风生,依然那样身板硬朗、眼清目晰、记忆过人,令人不敢相信他已是一个耄耋老人!

回忆往事,感慨万千。是的,有些事情,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而当我们懂得的时候,便已不再年轻。浦老师、王老师是我今生今世永远的班主任老师!

[关闭窗口] [添加收藏]
更多
上一篇文章:逐 夕
该信息所属栏目不允许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