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校概况 >> 校友通讯 >> 正文内容

老照片的回忆

作者:平安 来源:无锡市北高中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10日 点击数:

     记得高中那几年,学校里每年都要搞活动,每个班级都要出节目。应该是高二那一年,那时正是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年代。阶级教育、忆苦思甜是主题。班级里决定出一个集体朗诵的节目。正好那一年我们下乡劳动去了山北公社红光大队,也接触到了这些东西,算是有了一些感性生活。回来后,又根据×××同学的家史,由我执笔,写了首叙事诗,题目大概就叫“苦难的家史”。后来大家觉得光朗诵显得太单调、老套,于是就搞成了三幕场景的造型朗诵,算是出了一点新。这一来,全班就忙乎开了。物色“演员”、借服装、搞道具,来了个全班总动员,参与的人不少。记得诗稿是杨乐祥刻的钢板,他的一手钢板字,学校里无人能及。由于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节目搞得有声有色,反响还不错。还想到一个细节,当时曾打算搞成配乐诗朗诵。买到了交响乐“嘎达梅林”的唱片,其中有的乐章旋律低沉、悲怆,如能配上,效果一定会更好。但由于当时的物质条件实在太差,学校的扩音播放设备无法做到,只能作罢。

 

    可能是出于对这次演出的不舍,想留作点纪念,事后,在学校内操场的平台上补拍了三张造型场景的照片,记得是请教导处的陈平老师拍摄的。我应该拿到了这三张照片,而且在每一张背后都写了一些追记。真希望奇迹会出现,我会找到另外那两张照片。

 

    也许是受到这次演出的鼓舞,第二年高三,班级里参加演出的节目是紧跟当时国际形势,表现抗美援越题材的独幕话剧 。可惜我已找不到当时的手稿和资料了,但还记得何筠倩出演的是一个女游击队员,有一段慷慨激昂的台词。赵志堃高高的个子,笔挺的鼻梁,还真有点美国大兵的范儿呢。记得剧尾,幕外还配有合唱,唱的是越南歌曲《解放南方》,当时大家信心满满,志在必得一等奖。结果下来是二等奖。一等奖的得主是高三(3)班的大联唱“十送红军”。对此,同学们还颇有微辞呢。

 

  现在,我已经很少去翻看那些老照片了。但只要看到这张老照片,就会回想起学生时代,想起高中那三年的学习生活。就像一首电视剧主题歌唱的那样,“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眼前,有过多少朋友仿佛就在身边……”。五味杂陈,是快乐还是酸楚?是温馨还是惆怅?那三年以后,我们从此失去了那原本属于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应该有的生活。身不由己被卷进了时代的洪流,经历了一段让人刻骨铭心的岁月。昔日的同窗,劳燕分飞,天各一方。每当看到这张老照片,我眼前总会浮现出那几张熟悉的面孔,默默念道起这些人的名字:李甫生、蒋明华。黄宝康。“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遥望茫茫天穹,挥之不去的是他们那栩栩如生却早已离我们远去、远去的身影。

[关闭窗口] [添加收藏]
更多
上一篇文章:往事如烟
下一篇文章:回忆同在母校的父亲
该信息所属栏目不允许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