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动态 >> 综合实践 >> 正文内容

市北高中:走!去江大做实验!

作者:校办 来源:市北高中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2日 点击数:

为深化学校生态科技教育课程改革,拓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赛道,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与江南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紧密合作、资源共享,进行经验交流和实践探索,共同推进构建“双高合作”联合发现和培养模式。近日,江南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为市北原道青年提供实践平台,助力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茁壮成长。

一、活动设计的全面规划

市北高中美境行动小队在李朝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水质检测及净水行动的生态科技探究活动方案设计。学生们围绕活动的目的、意义、目标、具体实施方案、预期成果及预算等进行详尽规划,制定活动方案设计报告,为后续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片1.png

二、活动实施的周密准备

暑期,市北高中与江南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深入探讨,组织学生探究土壤及水质监测的实现细节,并进行实验准备。8月28日,市北高中学生团队成员吴煜杰、吴磊从校园池塘、内部河以及周边东塘河采集水样,并从学校地理园种植区及校门口公路边采集土壤样品。这些样品将用于后续的检测和分析。

三、活动过程的深入体验

8月29日,市北高中学生团队成员徐如一、姚霖枫在李朝、何巧兰、方舒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江南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的研究生部。研究生耿同学引导学生参观实验室。面对放满各式各样瓶子的实验架,各种从未见过的实验仪器,以及有条不紊开展实验工作的研究生们,同学们震撼不已。

郁红艳教授在指导过程中强调,研究生们要多关照这两位高中学生,鼓励他们自己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实验过程。耿同学认真指导徐如一和姚霖枫处理土壤样品,将一半样品送去风干,另一半放入冰箱保存。

图片7.png

学生们利用过滤装置过滤了原始水样,得到可供检测的三份过滤样。在韩同学的指导下,学生们学习使用pH计测量水样的pH值。

学生学习使用新仪器——分光光度计测定硝态氮浓度。水中的氮含量可反映水的营养状态和污染程度。学生自己动手校准分光光度计,每份水样测量三次取平均值以求精确参数。

四、收获与展望

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们不仅提升了科学探究能力,还加深了对生态科技教育重要性的理解。在实践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并增强了对环保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市北高中与江南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的“双高合作”模式为原道青年提供了优质实践平台,也为生态科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双方希望继续深化合作,共同开发更多实践项目,构建我校生态科技教育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提供更广阔的机会。通过这样的持续合作,我们相信将培养出更多热爱生态科技的创新人才,为社会的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学术指导:

江苏省中学灾害地理教育研究所

无锡市劳模创新工作室

无锡市高中地理名师工作室

[关闭窗口] [添加收藏]
更多
该信息所属栏目不允许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