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动态 >> 教学研讨 >> 正文内容

市北高中:聚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无锡市北高中 来源:无锡市北高中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31日 点击数:

金秋送爽,硕果挂枝;群贤毕至,又启新篇。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的教学改革浪潮席卷而来,为进一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推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方面的有效探索,促进教师的“精准教研”和专业化发展,以重新定义“数学新课堂”,由无锡市华罗庚研究会和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数学组主办的“聚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大型教学研讨活动近日在市北高中举行。来自辅仁、天一、三中等各校的40余名骨干教师和特级名师、专家齐聚一堂,互相交流学习,在更高水平上推进了高中数学教学课堂质量的提升。

教学现场,探索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研讨活动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一主线,根据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方式,选取了高一、高二两个年级的教学班组织设计了两个现场教学案例。市北高中赵家琳、朱建霞老师分别通过《探究函数y=x+》(高一年级)、《基本不等式的再认识》(高二年级)两堂精彩的示范课探索了课堂教学环节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两位老师紧扣新课程目标,各抒所长,各展风采,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引领学生积极探究,力求在教学目标体系、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方面融通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获得了专家们的一致肯定。

课后研讨,助力学科教学优化发展

在课后的点评研讨环节中,无锡市华罗庚研究会常务理事、特级教师何志奇和市属兄弟学校的专家同行们都对两位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一致肯定了大单元教学的成功,认为两堂课都做到了“从学生到学生”,有极强的课程意识、人本意识;作为施教者在吃透课标的基础上,能实时调整课堂节奏,采用科学多元的方式达成教学目标,并引导学生将学科知识和技能转换为学科素养,可谓“让人眼前一亮”。与会的其他老师也纷纷表示“课堂不仅让学生满载而归,也让听课老师不虚此行。”研讨最后,77岁高龄的退休教师史立新老师还和大家分享了他最新发表的数学学术论文成果,即便早已退出教育一线,史老师笔耕不辍、紧贴前沿的学术坚持却不减当年,正是大家风范,令人钦佩。

教育4.0时代,对一线教育工作者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学科界限被逐渐打破,学科知识不断被重组与融合。新高考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学生学科素养的落实。在此浪潮中,市华罗庚研究会和我校开展的系列研讨活动,既助力了学科对未来高考脉搏的准确把握,同时也为新课程理念的贯彻落实指明方向,提供了有力指导。

[关闭窗口] [添加收藏]
更多
该信息所属栏目不允许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