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金秋溢彩。10月20日,市北高中举行了为期一天的“新课程,新高考、新教材”课堂教学调研活动,邀请了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团来校现场指导。在随机抽调听课的形式下,教师们用熟练的智慧教室使用技能、清晰的课堂教学流程、精彩的课堂教学讨论充分展现了市北高中富有生机活力的灵动课堂,赢得了各位专家的好评。
10月27日,学校校长室、教务处、教科室在整合调研反馈情况的基础上,组织了以“深研课标,聚焦课堂,成就师生”为主题的教学调研反馈交流会。
现场课堂调研邀请到了教科院9位专家,合计听课28节,涵盖了三个年级。老师们的课堂教学也是自出机杼,各擅胜场。专家们肯定了四点:首先是课堂集中体现了团队协作教学,教学效果较好;其次,教师整体素养高,课堂真实有效,有分有合,体现新高考方向;第三,几位老教师表现突出,严谨踏实、课堂设计好,发挥了骨干的榜样作用;第四,青年教师进步较快,部分青年教师很有潜质;对新的技术手段运用熟练。
这当中,蒋宗英、邵倩两位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获得了专家们的高度赞扬,被认为是可以作为评优课参赛的典范。研讨会上,两位被“点赞”的老师也分享了她们的教学思考。
探讨交流会上,除了肯定优点,学校还整合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今后改进的建议与措施,要求全体教师进一步从学科组、备课组、个人层面全面加强对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的研究,让课堂由知识为中心向学习为中心转变(情景教学),让学习真正发生;同时,进一步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发挥优秀中青年教师的引领带动作用,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首要职责,教书育人最直接、最主要的方式正是课堂教学,“课比天大”就是教师职业精神的最佳诠释。研讨会最后,刘丽平校长和大家分享了她对于教学调研活动的几点思考,号召大家处理好守旧与创新、团队与个体、任务与实效、学习与工作的关系,离开“舒适区”,提高学习力,打造“共同体”,凝聚不竭发展的教师“生命力”。
正所谓“一切都基于责任,基于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基础开展课堂观察活动,进一步丰富“生命化课堂”教学文化,推动学校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